一、个人简历
王冠英,女,汉族,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020级学生辅导员,2019年7月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团委副书记,负责学院团学工作及辅导员工作;2020年8月至今担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专员、网络新媒体负责人、“e路同行”网络德育工作室团队运维负责人。入职工作以来,主持学校美育项目1项、在教育部高校思政网发表理论文章1篇、撰写学术论文2篇,先后获得学校优秀军训指导员、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及先进个人、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等荣誉多项;202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被学校遴选参加团中央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评选,本人被学校推选参评安徽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二、工作思路
入职以来,该同志始终牢记学校领导在新聘辅导员入职培训班上强调的提高政治站位、注重能力提升、创新工作方法、保持工作状态、树牢底线思维五点希望和要求,围绕学院“天地境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聚焦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学生思想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秉承“修身笃行带动骨干、团队协作带动学生”的工作思路,整合学校、学院、社会、家庭、校友等资源,探索构建了“政治领导、思想引导、情感疏导、学习辅导、行为教导、发展指导”思想政治工作育人体系,搭建了“1+1+X”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模式,先后打造了“青春领航—思想铸魂行动”、“青春榜样—学风建设行动”、“青春同行—实践育人行动”、“青春校园—文化浸润行动”等系列品牌活动项目,引领学生思想进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工作内容与实效
1.聚焦思想引领,坚持价值塑造铸魂。一是实施“四项行动”,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主题,深入推进青春领航—思想铸魂行动、青春榜样—学风建设行动、青春同行—实践育人行动、青春校园—文化浸润行动落实,先后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40余场品牌思想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实施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三青计划”,青“知”计划——入青年心,增青年知,青“信”计划——发青年声、增青年信,青“行”计划——入青年行、建青年功,切实推动年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三是彰显思想教育实践转化功能。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经典诵读比赛、经典咏流传合唱比赛、一二九文艺汇演、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展示等活动,分别获得安徽省一等奖、校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本人也被评为2020年优秀军训指导员、2021年“学宪法 讲宪法”比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2.聚焦主动破圈,坚持网络文化聚能。一是坚持主线贯穿。坚持将“互联网+”思政育人工作理念贯穿网络思想文化建设的各环节,面向“两个重点”,即面向青年学生及辅导员工作两个群体;实施“三项计划”,即“平台孵化计划”、“内容提质计划”、“队伍培优计划”,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网上网下育人“双循环”“双促进”。二是打造“新媒体+N”工作模块。依托工作室、学院和个人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创作短视频、微电影、网文、动漫等网络新媒体作品50余项,引导学生在网络平台弘扬时代精神,唱响思想文化主旋律。在学校2020年度新媒体工作考核中,学院新媒体首次获得“校园新媒体影响力十强”。
3.聚焦实践淬炼,坚持精准匹配衔接。一是构建实践育人模式。为强化社会实践项目与地方需求、实践学生能力与项目需求精准匹配衔接,积极组织动员学生围绕国家战略,主动与基层团组织进行对接,合理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精心设计实践活动体系;聚焦重点任务,探索形成了“突出价值引领,坚持主线贯穿;突出技术赋能,坚持项目带动;突出要素聚集,坚持协同配合”的“三突出三坚持”实践育人模式,从机制上确保社会实践活动与第一课堂的融合对接、有机耦合。二是社会实践活动赋能。2021年暑期指导学生实践团队赴甘肃省高台县合黎镇,开展“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探究当地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受到了新华网、中国青年报、中国网、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42篇次宣传报道;实践调研报告被学校推荐团中央参评“全国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该同志被学校推荐参加安徽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评选。
4.聚焦科学管理,坚持真情操作并重。一是健全一本台账。依托新生心理普测和春秋季学生心理情况摸排,对80名学生按照心理类、经济类、情感类、网瘾类、家庭类、学习类等特殊问题建立一本完整的动态台账,滚动更新,综合施策。2020年妥善处理一起学生危机事件。二是构建一套机制。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规定,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制度,坚持做到每日学生疫情打卡100%、学生离校离肥请销假制度100%、假期申请离校学生谈心谈话100%。三是形成一种风格。坚持严格管理和有情操作并重,平均每天找1-2位学生谈心谈话,每周深入学生宿舍和课堂2-3次,为每位过生日的学生送去祝福,为每位取得成绩的学生送上鼓励,600余人次的面对面沟通、260余条点对点信息、38场形式各异的主题班会,坚持用爱心、耐心、恒心、细心和责任心点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5.聚焦学风建设,坚持多措并举推进。一是依托专业教师力量,打造“学业规划+科研指导”新常态。2020级开始实施“导师制”,实现学业导师100%全覆盖,指导学生掌握大学学习规律和方法,开展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社会实践技能以及创新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学生就业、择业观以及择业技巧的教育和指导,通过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方式,更加精准化、专业化的做好大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二是依托班主任力量,打造“专业思想教育+日常教育”新矩阵。2020级本科生为大类招生,班主任老师以主题班会为载体,构建“主题班会+”形式,详细讲解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就业领域和职业范畴等,邀请学术大咖、优秀校友、研究生以及高年级学长学姐共同参与,举办班会、座谈会、报告会等20余场,引导学生扣好专业思想的“第一粒扣子”。三是依托家长力量,探索“家庭教育+家校联动”新路径。通“云”家访、“云”直播、QQ群消息发布等形式向家长群体宣传和通报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科研成果、资助政策、就业情况等信息。开展“写给孩子的一封信”活动,让家长与学生通过传统书信的方式,实现跨越千山万水的“面对面”,寻求真实、真切、真情的沟通与交流;针对特殊群体学生与家长进一步交流,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健康成长。
6.聚焦能力提升,坚持专业发展定向。该同志结合学校学院学生思想动态和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撰写《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逻辑》文章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发表,撰写《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大学生体育活动、手机成瘾与抑郁倾向研究》论文;申报立项学校美育工作理论研究项目《高校大学生美育工作实践体系构建研究》,撰写《高校第二课堂美育教育现状审视及优化路径研究》学术论文。微党课《三镜读百年党史,四季悟百年历程》收录到学校微党课视频库,供学校各党支部和党员学习观看。该学年承担了《新生导航》课程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辅导员)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得二等奖。积极参加学工部编印的《斛兵学工》的组稿、设计工作。
7.聚焦师德弘扬,坚持践行使命育人。一是用责任心诠释教育的意义。该同志工作中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在各项荣誉评比、各类奖助学金评定、入党入团推优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大事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每一件事情,合法合理、合情合理的完成工作,得到学生的充分信任。同时,工作生活中,坚持“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组织纪律性,做到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部署,在工作中勇于奉献、乐于奉献,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二是用真情实感激励学生成才。工作中坚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坚持解决学生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一对一用情交流,经常性谈心谈话,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努力解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年级每一位学生生活有归属、身上有任务、学习有动力。三是用爱岗乐业履行育人使命。因为热爱,所以喜欢,工作中坚持以一种愉悦、快乐和热爱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坚定敬业、乐业信念,保持工作的激情和动力,事无巨细,认真对待,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在诸如组织学生活动、班级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资助育人、创新创业指导等都力争充满激情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身边的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