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
  • 学工系统

心理健康

心灵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心灵百科 > 正文

【学术前沿】饥饿中的孩子,也会想要分享!

发布时间:2021-09-17    作者:吉尔·苏蒂    来源: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    浏览:    打印

从帮助邻居到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捐款,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做出利他的行为?

这个问题使许多科学家感到困惑。似乎,如果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自我保护,并像进化生物学家所说的把基因传给后代,那么我们首先做出的选择应该都是利己的自私选择,而非为了他人的利益而牺牲自己。

对此,有人认为这恰恰是因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施与帮助的人感觉非常棒。毕竟我们可以很快的感受到“赠人玫瑰的欣喜”(一种被给予所激活的温暖的感觉)并且享受他人的感激和钦佩。这种观点使利他主义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利他。

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利他主义的产生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19个月大的孩子也喜欢分享,即使得不到任何感谢或奖励,也愿意心甘情愿给予。

在这项研究中,96名19个月大的婴儿被分成两组体验不同的实验情景。

情景一:研究人员在婴儿面前不小心把一块水果掉到托盘上(这个托盘只有婴儿能够接触到),然后伸手去够水果,看起来就像是在讨要这块水果。

情景二:研究员也将水果掉在托盘上,尽管他确实伸出了手,但没有表现出需要的迹象。然后,实验者观察婴儿是否会尝试将水果交给研究人员或选择自己保存,用香蕉、蓝莓、葡萄和草莓进行不同的测试。在研究人员表现出讨要的场景中,58%的婴儿们把水果给了他们,而当研究人员没有讨要时,只有4%的婴儿给出水果。

实验的第二部分,研究人员设置了一个关卡,确保所有婴儿在实验开始前未进食,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更垂涎水果。但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仍有37.5%的婴儿将水果分享给作乞求状的研究员。而当研究员未乞求时,没有一个婴儿将水果分享给他。这一结果说明尽管需要付出代价,婴儿也乐于帮助他人。

“婴儿完全有能力将具有重大私人意义的物品赠与给他人。”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来自华盛顿大学的Rodolfo 科尔特斯·巴拉甘说道,“即使在饥饿的状态下,也能主动将自己高度垂涎的食物赠予陌生人,这一行为我们并没有在其它物种身上发现。”

这也说明了婴儿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发展出部分共情能力。

“他们当然可以读懂别人的需求。” 科尔特斯·巴拉甘说道。他认为婴儿是通过榜样示范学会的,——通过看母亲如何识别自己的情绪线索来帮助到自己。

有趣的是,实验中发现的婴儿赠予行为并非训练的结果,他们在第一轮试实验中就倾向于赠予水果。而且研究员并未在收到水果后表现出任何情绪变化或是向婴儿道谢,也就不存在社会奖励或情绪线索让婴儿持续给予的可能性。

总体上说,科尔特斯·巴拉甘的实验表明:“利他主义”既是天生固有的行为又是社会强化的结果——可能通过文化、家庭双重榜样习得。.其中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研究发现当父母让孩子共同参与互惠互助游戏时,孩子们往往更积极热情,更多展现利他行为。

科尔特斯·巴拉甘希望科学能最终揭示出随着时间推移,到底什么推动孩子朝“利他主义”方面发展?反过来这又能有助于形成一个更有凝聚力和同情心的社会。

其中起作用的的社会因素到底有什么?一旦我们能明确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孩子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些社会技能和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