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合肥工业大学委员会新媒体应用研究发展中心工作室(以下简称共青团新媒体中心工作室)自2016年4月入选首批全国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特色类专业工作室建设单位以来,持续加强和改进网络新媒体工作,所建的工作室制度完备,职能明晰,建有微信公众号、微博、QQ空间公众号、B站等新媒体平台,累计粉丝数10万+,曾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全国十佳新媒体奖等荣誉。2021年,所建设的“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宣部、网信办、教育部、团中央《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同年,入选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2023年获评中青校媒(安徽)卓越影响力媒体,并荣获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示范工作室。工作室以“凝聚青年力量,构建清朗网络”为工作理念,创新“16455”工作模式,即搭建一个新媒体工作矩阵,坚持六级审核机制,形成四大特色品牌,开发五网合一工作平台,实现五位一体“互联网+共青团”网络育人大格局,呈现团网深度融合、团青充分互动、线上线下一体运行的良好局面。
一、实施方法和过程
(一)以思想引领为主线,提升育人实效,做好青年“主心骨”
搭建网络育人矩阵。工作室充分发挥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的工作优势,根据微信、B站、QQ等不同平台的特点、定位、用户规模和活跃度,针对性规划平台内容,确定用户管理策略。从各学院新媒体团队学生负责人中遴选组建校级新媒体网格员,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力量共联,着力打造适应青年特点、贴合媒体生态、校院班三级联动的团属新媒体平台矩阵,成为全校青年“指尖上的聚集地”。
重视弘扬主旋律和正能量。突出立德树人,瞄准青年多样化需求、圈层化特色,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节点,推出《在灿烂阳光下》《恰同学少年》《学习二十大,领学新思想》等系列原创视频,网络播放量10万+,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筑牢培根铸魂的网络阵地;坚持内容为王,微信公众号推出“我们这十年”“青春领航”“遇‘践’青春”等年均200余篇思想深刻、贴近青年的优质作品,在“破圈”传播中凝聚青年共识,传播青春正能量。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完善审核机制,守稳发声“舆论场”
严格把好审核关口。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出台管理办法,强化“谁建号、谁管理、谁负责”,按照“分级审核、先审后发”程序,严把新媒体平台政治关、政策关、法律关、文字关、保密关、舆情关。以“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遵循“六级审核制度”,确保每一条发布推文经过“学生编辑-责编审核-指导老师审核-校团委副书记审核-校团委书记审核-校党委副书记审核”六级审核,实现选题定位高,内容可读性高,文字精准度高,形成运行机制规范,推文严谨精准。
做好网络舆情监督。专门设置清朗网络团队,每年组建学生网络文明队伍20余人,以“每日值班制+第一时间上报制”的工作模式,值班轮岗,在多个平台进行关键词舆论搜索及后台反馈收集,密切关注线上舆情;选拔党员学生组成网评员队伍,培养意见领袖,积极疏导错误情绪。遵循网络传播的特点和规律,选取与青年息息相关的热点、敏感话题,通过采访、对比分析、锐评等形成网络推文,有效解决高校“选题瓶颈”问题,发挥思想和业务双引领作用。
(三)以网上团建为基础,提升组织活力,当好校媒“尖兵团”
打造“又红又专”尖兵队伍。推动团支部建在工作室中,全体成员过双重组织生活,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建设,以党员引领、能力导向、梯队培养为团队建设模式,以组织化动员和扁平式管理为手段把牢思想总开关,实施项目小组式任务模式,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的新媒体学生团队。
构建链式培育体系。打造理论学习、技能培训、实践锻炼、课题研究板块化、常态化培育培训体系,开发了《媒体初始》《百变光影》《声情并茂》等10余套课程,邀请北京大学、暨南大学、安徽电视台等专家授课培训,常态化举办线上线下专题交流沙龙,形成了“搭建团队-集中培训-专题研讨-实践锻炼-课后巩固-反馈评价-查漏完善”的培育体系,缩短新媒体“小白”实习上岗周期,每年培训学员500余人,反响热烈,学生平均满意率达85%以上。
(四)以服务青年为宗旨,深化人文内涵,成为粉丝“暖心宝”
畅通精准服务渠道。聚焦青年舆论场,依托“工大回音墙”等微博、QQ空间等青年学生常用新媒体平台,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焦点问题,协调学校各相关部门形成立时立改的立体式问题解决反馈机制,访客量达1300万,平均年处理青年疑问1000余次,服务学校管理工作,推动全员育人落地落实。同时以此为切入点形成网络文章,如围绕高校大学生占座、金工实习等引发青年学生强烈共鸣,得到了青年学生的点赞和支持。
推动线上线下相融通。立足学校两张成绩单建设,依托五育并举“4+6”模块化第二课堂成绩单育人体系,强化项目供给、内容供给和活动素材供给,通过评优表彰、文艺汇演、实践创新,迎新季、毕业季等重大活动直播和攻略推送,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及学生组织在线上平台生动呈现,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推动思政工作走深走实。如推动特色品牌团队,国旗护卫队、大艺团线下粉丝的线上转化;打造校园版“学习强国”网络学习模块,变新媒体平台的被动吸粉为学生主动关注、化网络作品的被动推广为学生主动学习、改随机碎片化浏览为系统习惯性阅读,年阅读量200余万。
(五)以产品开发为重点,提升工作彰显,释放青春“正能量”
注重讲好青年故事。以重大时间节点为主要脉络、高校特定固有热点为枝干、爆点话题产品为补充,构建新媒体思想引领时间轴,形成优秀选题智库。选拔优秀团支部书记组建青年讲师团推出《恰同学少年》微团课,成为团支部书记示范团课,获评安徽省共青团微团课比赛一等奖,实现宣传、组织无缝对接。
培育特色文化符号。迭代推出“小鸿鹄”新媒体卡通形象,以“鸿鹄”寓意工大青年的远大志向。“小鸿鹄”构思新颖,简洁美观,色彩鲜明,形象可爱、亲和力强,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对“小鸿鹄”拟人化塑造,设计专属表情包,绘制“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系列原创漫画、海报,制作《星空浩渺无垠,梦想永不止息》等科普类动漫,设计推出四季系列笔记本、抱枕、卡套、挂件等实物文化产品二十余种,用青年人喜欢的卡通形象和系列产品进行生动化的教育、宣传、引导,做到与青年学生心息相通、同频共振。持续强化青年学生众智众创众评,每年常态化举行贯穿全年的“斛兵杯”新媒体文化节暨新媒体创意产品设计大赛,以微视频、微设计、微创意、微传播等为载体,年均征集优秀新媒体创意产品千余件。
二、主要成效和经验
1.始终把政治引领作为关键环节,强化网络育人实效。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聚焦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需求,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始终专注内容质量,将价值引领与思想引导、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问题导向与成果导向、线上教育与线下培育相结合,原创了一大批优秀正能量新媒体作品,运用青年喜闻乐见的网络化沉浸式交互性教育方式,拉近与“Z世代”青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网络育人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2.始终坚持新媒体平台一体化发展,构建网络育人矩阵。通过扩大优势、优化流程、强化队伍,针对不同平台的定位、受众,统一谋划、分类施策、扁平化管理、项目化运作,联动各层级新媒体平台探索建立教育协作区,由各自为战向集智众筹转变,形成了“宣传网、组织网、活动网、服务网、工作网”五网合一的工作平台,实现思想引领、网上团建、权益维护、舆情引导、产品开发等五位一体的“互联网+共青团”网络育人大格局。
3.始终围绕学生所思所想所需所盼,凸显网络教育本位。聚焦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多渠道多平台协同机制,坚持“深耕细作”,用网言网语、青言青语以“小切口”阐述“大道理”,以“小话题”回应“大主题”,接收学生意见建议,解答学生疑难困惑,疏解学生网络情绪,厚植学生家国情怀,已累计回复、解决上万条学生的问题,成为青年学生信任、依赖和喜爱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4.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形成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育人模式。深度运用互联网思维、全媒体视角思考筹划,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媒体青年人才,新媒体品牌特色日益凸显,运营平台影响力稳步提升。工作室主要负责人连续多年当选中国高校传媒、安徽传媒联盟主席团,得到了校内外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工作室成员每年有数十人成功保送研究生,成为品学兼优学生的培养源、聚集地,如工作室主席团成员冯睿,担任安徽省中青校媒副主席,三好学生、十佳大学生党员,保送清华大学,第二课堂星级全校第一。“小鸿鹄”新媒体卡通形象在团代会等重大会议和活动中大放光彩,成为广受青年学子青睐和喜爱的文化符号。新媒体思想引领时间轴、“工大回音”学生服务反馈平台、新媒体培训班、“斛兵杯”新媒体文化节等四大品牌特色日益彰显。工作室2018年荣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新媒体专业工作室”称号并直接进入第二批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建设单位,2020年获评全国百强高校媒体。2021年,所建设的“合肥工业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入选中宣部、网信办、教育部、团中央《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同年,入选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重点工作室。2023年获评中青校媒(安徽)卓越影响力媒体,并荣获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示范工作室。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前100,微博账号进入全国高校共青团微博影响力前50。多次受到专题报道,并数次在全国专题会议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三、下一步加强和改进的计划
1.深耕品牌建设,打造媒体矩阵。进一步健全层级团属网络组织架构体系,打造一流新媒体矩阵,凝聚网络思想引领的强大合力,持续发挥众智众筹众创优势。
2.压实监管责任,提升内容质量。进一步落实团属新媒体全流程动态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内容建设,严格执行审核机制,创新内容形式,输出高质量作品。
3.聚焦群体需求,注重产品创新。关注青年群体需求,运用多元化媒介传播形态,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诉求,汇聚青年智慧,切实提升网络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