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主页
  • |
  • 学工系统

学院风采

机械工程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风采 > 机械工程学院 > 正文

机械工程学院赴青阳县青阳腔戏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云”访青阳

发布时间:2021-10-16    作者:林恺昕    来源:    浏览:    打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活态流变,早在2006年5月20日,青阳腔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以青阳腔为代表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文脉的薪火延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佳体现,更是文化自信的有力彰显。近日,我校机械工程学院赴青阳县青阳腔戏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青阳腔为切入点,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线上“云”访青阳活动,旨在了解青阳腔的发展现状,为我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青阳腔,又称“池州腔”,产生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青阳腔滋养了黄梅戏,也哺育了徽剧,还被誉为京剧的“鼻祖”。时光飞逝,由于战争、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多种原因,青阳腔日渐式微、濒临灭绝,急需我们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第一日与江进老师进行交流活动。第二日,实践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集体观看了以江进老师与青阳腔的故事为主线的青阳腔党教电影《山花烂漫》。命途多舛的青阳腔,由于历史原因更是几度失传,寻回青阳人自己的青阳腔,是当地黄梅剧团的心愿。道崎岖,路不平,以江进老师为代表的艺术工作者们毅然扛起这一重任。通过观影,大家得以一窥她们为寻回青阳腔所历经的艰难旅途。如今,在老一辈艺术工作者们的努力下,青阳腔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围绕青阳腔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地被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演员加入到学习与传承青阳腔的队伍中,为青阳腔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正如影片中所说,披肝沥胆的呼喊,必有回响;执着坚定的守望,终将迎来曙光。

活动的第三日,实践团队通过微信平台,与青阳腔传承人章秀兰老师进行了视频连线。章秀兰老师师承江进老师,是市级非遗传承人。在此次交流中,实践团成员向章老师了解了青阳腔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青阳腔传承发展的现状。虽然如今青阳腔的传承保护还面临着许多困难与挑战,但章老师告诉大家,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青阳腔已有了勃勃生机。因此,在建党百年之际,青阳腔的艺人们也特意编排了《拆墙》等曲目为建党百年献礼,其中很多曲目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又比真实故事更耐人寻味、触动人心,可谓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通过对青阳腔的三日线上“云”访活动,机械工程学院赴青阳县青阳腔戏曲传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受前辈们教诲,不仅心中的混沌疑惑之处得到解答,而且学习了解到了不少知识,更因他们对青阳腔的热爱执着而感触颇深。一曲改编自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的青阳腔曲目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艺术工作者们为传承青阳腔的执着、努力与创新,他们就像梅花一样俊美而又坚韧不拔。我们这一代人青年人应向他们学习,担起时代的重任,接过传承非遗的火炬,努力奔跑、奋力拼搏,为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