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教育引导2025级本科生在大学伊始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开启大学新征程,营造健康阳光、自律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经研究,决定在2025级本科生中开展“晨启青春 活力工大”早锻炼活动,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贯穿2025级本科生大一学年,本学期第七周至第十八周,每日早晨6:00-9:00。
二、活动对象
合肥校区大一年级本科生。
三、活动项目
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特点,从以下四类项目中任选一项参与,完成活动要求即可。
1.活力晨跑
参与同学在项目小组统一组织下,在校园内按照小组共同商定的路线开展晨跑,每次晨跑距离不低于1.2km;配速在3min/km—10min/km范围内为宜,可与体育课课外锻炼要求相结合,使用“云运动”APP等辅助记录。
2.健步运动
参与同学在项目小组统一组织下,在校园内按照小组共同商定的路线开展健步运动,每次健步运动的距离不低于1.6km;配速在10min/km—15min/km范围内为宜,可以使用运动APP、手环等辅助记录。
3.晨读打卡
参与同学在项目小组统一组织下,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开展晨读活动,可以经典诵读、外语朗读等形式开展,每次晨读时间不少于20分钟,鼓励各学院邀请已立项的读书小组指导活动开展。
4.特色项目
鼓励各学院在充分挖掘学院自身资源的基础上,积极与体育部、校团委等部门开展合作,激发各类社团和特长小组的活力,可以开设太极拳、八段锦、健身操、武术、街舞、瑜伽、跆拳道、跳绳、各种球类等早锻炼特色项目,参与同学在项目小组统一组织下,在校园内固定地点开展早锻炼活动,每次锻炼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学生参与国旗护卫队、军事素养拓展训练营,按照训练营相关要求开展训练活动即可。
四、组织考核
1.组织形式
各学院早锻炼活动要以项目小组的方式组织开展,每个项目可以组织多个小组,每个小组人数以10-20人为宜,小组成员需共同商议早锻炼活动的具体实施计划。各学院需明确各小组负责人人选,小组负责人负责每次活动的组织和考勤工作。各学院可以依托学生会、学院学业发展中心等学生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
2.考核要求
2025级本科生每学期需从上述四类项目中任选一类参与,并完成每周2-3次,每月不少于10次的活动打卡,大一结束后,对于完成早锻炼要求的同学发放电子证书。因伤病等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者,可向学院申请以其他方式替代。学生参与早锻炼情况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记录,原则上,在读期间大一早锻炼达标后方能获得第二课堂“体育健身”模块第一星。
3.评优表彰
学校将根据活动组织成效评选“早锻炼优秀组织单位”、“早锻炼精品项目”及“早锻炼优秀项目”等,并对活动的开展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针对个人评选“晨启青春 活力工大”早锻炼先进个人,并发放荣誉证书。
五、工作要求
1.强化组织保障。各学院要提前制定早锻炼工作方案,指定专人负责,组建学生服务团队,明确工作任务,积极推进实施。及时对早锻炼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优化举措。
2.形成品牌特色。各学院应积极挖掘与拓展活动资源,在项目内容、项目形式、工作机制、氛围营造等方面凝练特色,形成本学院的品牌项目和工作案例,创建“一院一品”“一院多品”的工作格局。
3.确保安全有序。各学院应在早锻炼活动全面开展前对学生集中进行教育引导,让学生对此项工作有正确认识,同时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学生适量运动并做好锻炼前后的热身和拉伸等准备工作,不组织对抗性和过于激烈的早锻炼活动,做好活动应急预案,确保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各学院需提前制定本学院早锻炼开展的工作实施方案,并于10月21日前将方案及《合肥工业大学“晨起青春 活力工大”早锻炼项目统计表》(见附件1))电子版报送至学生事务管理科备案,邮箱:xgbglb@hfut.edu.cn,10月23日前组织学生报名并完成项目小组的划分并确定小组的负责人,10月24日-26日学院内部组织试运行,10月27日正式开展早锻炼活动。
每月1日,各学院需汇总早锻炼项目上个月的出勤数据,填写《合肥工业大学学生早锻炼出勤情况-x月》(见附件2),电子版报送至学工系统。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2025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