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一年级工作组2021-2022学年实施细则
为促进2021级学生工作一体化推进,进一步加强2021级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凝聚育人合力,共促2021级学生工作提质增效,根据一年级工作组特点,特制定一年级工作组2021-2022学年实施细则。
第一章 工作例会
第一条 为彻落实上级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文件、指示精神、方针、政策,进一步促进工作组成员交流,全面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规范工作程序,制定工作组例会制度。
第二条 工作组例会原则上每月召开2次,固定时间为每双周周四下午,如遇学校会议冲突,时间另行安排。例会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式,线下会议地点设在翡翠湖校区综合楼317会议室或屯溪路校区西教304室。
第三条 例会内容具体明确,原则上包括以下内容:
(一)传达学工部有关会议精神,安排年级学生工作内容,布置近期主要工作;
(二)总结年级工作组工作内容,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加以解决;
(三)年级组成员反映本学院年级工作具体情况和遇到棘手的问题,组内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主题沙龙研讨、典型案例分析、外出培训老师汇报培训学习内容和感悟等;
(五)做好学工部各科室交办的其他各项工作。
第四条 工作例会采取“轮值主持人”制度,每次例会确定下次例会主持人、会议研讨主题等。
第五条 例会采取签到制度。工作组全体成员原则上均需按时参加例会,如因工作冲突或其他等特殊情况应提前向工作组组长请假。
第六条 例会安排专人进行记录,会议结束后形成工作组会议纪要,每学期结束后对工作组例会纪要进行汇编、及时总结。
第二章 队伍建设
第七条 为进一步加强工作组辅导员队伍建设,依托工作组开展业务培训、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实践考察等,进一步提升辅导员的科研水平和和理论研究水平,制定工作组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
第八条 围绕工作组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五个一”计划,既每位专职辅导员每年至少参加1次专题培训;主持、参与或指导学生开展1项课题或项目研究;参加1次实践考察活动;作1次主题交流报告(面向工作组全体辅导员或面向学生开展的主题交流报告);撰写或发表1篇研究论文、工作案例或调研报告。
第九条 依托工作例会,定期开展理论学习、业务能力学习提升等。原则上,工作组全体成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线上或线下集中培训。参加外出培训学习后,需在组内进行培训内容汇报分享。
第十条 工作组全体专职辅导员均需参与辅导员工作室,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在工作组内设置横向理论研究兴趣小组,聚焦工作重点、难点、亮点和辅导员“九大职责”开展理论研究,最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理论研究成果展示和汇报。
第十一条 严格落实辅导员工作“六进”“家校联系”“谈心谈话”等制度。做到重点人、重点事、重点节点工作有记录、有举措、有效果。
第三章 工作研讨
第十二条 为进一步提升辅导员应急处突、攻坚克难、化解矛盾、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工作组探索建立基于问题导向的专题工作研讨机制,充分挖掘辅导员工作潜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十三条 依托每月例会开展工作研讨,构建以“辅导员”为主体,学工部各科室、班主任、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学生干部等共同参与的“一体五翼”工作研讨机制。
第十四条 研讨内容应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工作难点、重点和亮点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聚焦工作职责,开展主题沙龙。可围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班级建设、学风建设、日常事务管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等开展主题沙龙,分享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二)聚焦典型案例,开展案例督导。围绕心理重点关注、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突发危机事件处置和干预等工作中棘手的案例,开展案例督导,集体探索,优化处置方案。
(三)聚焦能力提升,开展朋辈交流。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兄弟院校优秀辅导员、学校优秀辅导员开展工作经验分享,邀请专家开展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专题辅导,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第十五条 工作研讨采用“轮值主持人”制度,根据不同老师工作特点和兴趣,提前确定研讨主题和主持人,充分调动研讨中主客体积极性,聚焦问题,研讨对策。
第十六条 及时总结,形成研讨成果。指定专人详细记录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看法、对策措施和点评讨论情况,在归纳提炼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集中形成该研讨专题的最优解决对策和工作举措,理清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方法,以此指导和推动年级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