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本人在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及学院党委的指导和带领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辅导员岗位职责,紧抓疫情防控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项重点任务,依托学院专业特色与育人传统两大要素,积极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严格落实“一心双环”的全方位立体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容要求,切实做好学生疫情防控、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关爱帮扶等工作,努力当好学生成长成才的“守护者”和“引路人”。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育心”,用“德”引领学生
“正人先正己”。本人始终加强自身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先后担任所在教工支部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积极组织开展支部活动,严守政治纪律,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时刻秉承“做人要实,谋事要实”的做人做事准则,不投机倒把,不计较蝇头小利,不与人为恶,踏实做好个人职责范围的工作。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勤奋工作、用心育人,切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主义价值观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外化自己的行为,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学生。
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思想引领为重点,聚焦抗疫精神、四史教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等主题,结合学校建校75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围绕“党员教育、日常教育、网络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之基。先后在电气学院2018级和资环学院2017级本科生中开展以“珍爱生命,共抗疫情”、“停课不停学,科学管理假期时间”、“劳动教育”、“疫情之下谈爱国”、“深度自我剖析,摆正就业认知”、“学四史,讲四史”、“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等为主题的小班辅导、主题班会、理论学习活动30余场;开展“健康打卡”、“众志成城抗疫情”主题团日活动10余场;先后组织电气学院63期、资环学院64期发展对象班“云参观”北京香山革命纪念馆和实地参观校史馆主题实践活动,指导资环学院2017级本科生党支部开展“党员做先锋,考研送温暖”主题党日活动。
二、常“关心”,用“心”服务学生
“辅导员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责任,学生不是陌生人,他们是我的亲人朋友”。在工作中本人始终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加强工作的顶层设计,提高工作效率,遇事不推脱,不“踢皮球”,宁愿“多折腾自己”,做到“少折腾学生”,避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全力做好学生资助、就业服务工作,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方面的实际问题。
全年为学生做资助政策宣讲活动3次,指导本年级2名同学担任资助宣传大使返乡宣传国家和学校相关资助政策,开通资助热线,解答学生及家长资助政策方面问题100余条。全年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谈话40余人次,实地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人,线上家访5人,开展受疫情汛情影响学生家庭线上调研3次,建立电气、资环两个学院共计125人的家庭经济困难信息库;在学院层面分四类三批发放临时困难补助共计13000余元,惠及学生30余人次;完成电气学院12项社会捐资将助学金的校企对接、协议续签和评选工作,完成资环学院6项社会捐资奖助学金的评选、颁奖和发放工作,累计金额近百万元,惠及学生160余人次。对所负责学生做到应助尽助,精准资助。撰写《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20年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方案》一份,制定2020年资助工作计划表一份,主讲“珍爱信用记录,享受幸福人生” 、“莫让校园贷‘贷’走你的青春” 等诚信教育、金融安全知识宣讲活动4场,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诚信教育主题的征文比赛、海报设计大赛、视频制作大赛,向学校报送优秀作品十余件;启动“阳光反哺计划”、“朋辈学业辅导计划”,举办贫困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训练班,鼓励受助学生参与资助政策宣传、爱心支教、社会调研、学业帮扶、团体辅导等各类实践活动20余场次,夯实资助育人实效。
开展毕业班学生就业摸排调查、考研学生疑问调研、考研送温暖活动、考研期间文明自律倡议等活动6场,走访毕业班宿舍15次,解答就业学生疑问20余条,全力做好就业信息摸排和动员指导服务工作;积极拓展就业市场并做好来校招聘企业的接待和服务工作,协助做好2020届毕业生就业追踪工作。先后邀请浙江省第一地质大队、安徽省地质勘查局、安徽省环保协会组团到校招聘,邀请用人单位共计30余家。截至2020年11月,2020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90.36%,2021届本科毕业生目前就业率32.10%。
三、不“放心”,用“情”感染学生
“做爱操心的学生辅导员”。两年多的辅导员工作中,本人始终秉持“学生问题无小事”的工作原则,将在路上碰见学生说一说,在寝室看见学生谈一谈,在教室发现学生讲一讲,看到学生关心关注的问题答一答,遇见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赛事通知转一转作为工作常态。2020年,在全国疫情的大背景下,通过构建“年级-班级-宿舍”三级覆盖的管理网格,坚持辅导员日常工作“四进一访一谈”工作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方式深入学生宿舍、课堂、考场及各种活动现场120余次,与学生谈心谈话180余人次,梳理重点关注学生12人,建立“一人一档”材料12份;依托今日校园辅导猫平台,建立学生疫情相关信息底账,准确掌握每个学生思想状态、健康状况等信息,确保不漏一人,不漏一事,每日汇总上报,同时制定年级体温记录本,严格落实学生“晨午晚”每日体温记录和晚归检查,对疫情信息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精准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行程行踪等疫情相关信息,做到日常管理到位。即使不再担任电气学院2018级本科生辅导员,不再负责该年级事务,本人目前仍然坚持利用饭后晚间时间定期深入两个年级宿舍学生,每次走访确保2017级学生宿舍全覆盖,2018级学生宿舍随机走访,重点走访两个年级重点关注学生寝室,每次走访时间持续3小时左右。
四、勤“炼心”,用“能”提升学生
“与学生共成长,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年,本人抓住尽力抓住任何一个可以锻炼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为学生做好榜样。承担《军事理论》、《KAB创新创业基础》、《公益劳动B下》和《公益劳动C上》四门共计228学时的课程教学任务,累计授课学生880人。参加线上线下各类理论学习、业务培训达100余学时,学习强国积分12058分,提交各类学习总结、工作案例5份;主持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创新实践项目1项,并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参与撰写申报获批合肥工业大学2020年学生工作“一院一品” 项目1项;参与2020年度辅导员工作室1个;参与2020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和创新实践项目1项;参与申报军事类课程研究项目1项。参与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党风廉政建设”研究项目1项。同时,定期关注学校官网,及时将相关比赛转发学生当中,帮助学生分析比赛的形式和重要性,帮助学生对接合适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教师,通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和相关赛事动员会,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2020年,所负责学生中获得第十三届国际水中机器人大赛工程训练组水下管道智能巡检赛团体冠军一项;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铜奖1项,校赛金奖1项,银奖9项,铜奖5项;第十四届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安徽赛区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省级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20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GIS技能大赛优秀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累计获各级各类奖项学生300余人次,参加社会实践100余人次,参加志愿服务70余人次。